组织架构

免疫代谢性疾病研究所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架构 > 免疫代谢性疾病研究所
免疫代谢性疾病研究所

Ø 研究所介绍

免疫代谢性疾病研究所占地1000多平方米,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施秉银教授担任首任所长。研究所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肥胖和代谢性疾病、心血管代谢研究及恶性肿瘤的防治等领域进行开拓性的创新研究。

研究所现已组建国际一流水平的能量代谢研究平台,拥有seahorse海马细胞生物能量测定仪(研究细胞能量代谢的金标准),8通道全自动小动物代谢监测系统、4通道中型动物能量代谢检测系统(后期可升级为16通道,直至32通道系统)、生理遥测仪、温控柜、清醒动物体成分分析仪等高端配套设备;免疫组化和病理学分析平台,包括全自动组织脱水机、石蜡包埋机、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机、全自动图像扫描和分析系统等;细胞实验研究平台,包括超净工作台、二氧化碳培养箱、恒温震荡摇床、超声波细胞破碎机、(荧光)显微镜及成像系统、自动细胞计数仪、细胞生物能量测定仪以及MACS系统、流式细胞分析仪等;基因及蛋白分析平台,包括超声组织破碎仪,各种高速离心机和超高速离心机(可实现脂蛋白和脂质的密度梯度分离)、分光光度计、全自动核酸分析仪、多功能酶标仪、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系统、全自动化学发光图像分析系统、电泳仪和全能型蛋白转印系统等。实验室配备的超低温设备,还可实现样本的快速冷冻和长期保存。其中,细胞免疫治疗实验室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方面最高要求标准规划和建设,分为正压区域(M1区)和负压区域(M2区),每个区域包括3间独立的细胞制备间、物料传递间、样品储存的冰箱间、气瓶间和专门的清洗消毒间,可保证同时开展6到7项完全独立的实验课题。此外,研究所还根据国家最高要求标准,建立了完全独立的质检区,包括无菌室、阳性对照室、微生物限度室等。同时,免疫代谢性疾病研究所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密切合作,可依托院级和校级测序平台和组学中心、开展新型蛋白质和药物靶点的筛选和纯化等工作;同时可充分结合精准医学研究中心、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数字医学研究中心和生物医学实验中心的平台优势和科研力量,开展精准的细胞免疫治疗基础和临床相关研究。


细胞能量代谢仪                    小动物实时能量代谢监测系统


蛋白质分离纯化系统            多功能酶标仪          超速离心机

中心操作实验室            动物能量检测实验室


分子蛋白实验室            M1-细胞实验室


Ø 引领性团队

研究所现有学科带头人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学者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学者3人、荷兰莱顿大学客座教授1人、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6人、科研助理13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名。


施秉银

研究所负责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技部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陕西省三五人才

研究方向:致力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疫苗等转化研究。


王亚楠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

陕西省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

西安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免疫代谢性疾病研究所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研究中心客座高级研究员

研究方向: 致力于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包括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赵晓

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

西安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免疫代谢性疾病研究所教授

研究方向:致力于研究器官间交流对话(Inter-organ communication)调控免疫代谢稳态(Immune-metabolic homeostasis)的时空交互机制,探索能量稳态的应激响应系统调控肥胖、衰老以及免疫代谢相关健康稳态的分子机理



Patrick Rensen

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客座教授

欧洲脂蛋白代谢协会主席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研究中心正教授,内分泌系实验室主任

荷兰心脏基金会杰出科学家

研究方向:致力于研究脂质和葡萄糖代谢及其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新靶点和新策略。



杨超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B)类”

西安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免疫代谢性疾病研究所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 感染免疫、天然免疫、炎症等领域,致力于天然免疫细胞活化机制及参与炎症相关疾病、组织修复和抗感染的作用研究。


张亚光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B)类”;

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第12批会员);

第十一届中国免疫学会学术奖-青年学者奖。

西安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免疫代谢性疾病研究所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分子免疫学课题组主要从临床疾病中发现科学问题,通过构建动物模型,利用组学数据分析和免疫学技术手段探究免疫系统与其它系统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进而发现疾病发生的底层机制,寻找疾病潜在的治疗新靶点,并研发可能的候选药物。


Ø 突破性成果

1. 团队牵头建立了前瞻性中国西北地区代谢综合征人群队列(简称 EMS 队列,I 期计划招募 2000 例入组者)和长期随访管理(>5年)体系。该研究实现了创新型的院内多学科合作模式,建立了一个包含临床数据干库和生物样本湿库的多维度数据库。干库中全面地收集了人口学信息、调查量表(精神、睡眠、生活膳食、骨关节等方面)、人体测量学、临床化验和影像学指标;湿库中保存了血清、血浆、全学DNA和RNA样本40000余份,尿液样本6000余份,粪便样本2400余份,头发样本1300余份,皮下脂肪组织60份,内脏脂肪组织60份,脂肪肝组织60份,胃组织60份,为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团队已基本实现了:从临床研究发现现象,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探索其机制;在基础研究中,应用临床样本进行验证,提高文章水平,推进转化应用的闭环研究模式。基于此队列,团队已开展4项平行对照干预研究,申请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

2. 基于EMS队列,团队开展了国际上首个直接比较低碳水化合物饮食、8小时限时进食以及两者联合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体重和代谢指标影响的临床试验,发现三组饮食干预方案均可显著降低体重、皮下脂肪和空腹胰岛素。而与低碳饮食相比,限时进食对腹部内脏脂肪面积和血糖、尿酸、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有更大的益处,并且代谢综合征患者对限时进食的依从性更好。内脏脂肪与多个代谢指标显著相关,而与皮下脂肪无关。二者联合饮食的减重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本研究表明可根据肥胖的脂肪堆积类型和程度选择更适宜的饮食干预方案。对于皮下脂肪型肥胖,低碳饮食和限时进食均有明显改善作用。而限时进食对于内脏脂肪型肥胖的效果优于低碳饮食。二者联合的疗效更好。本研究证明通过简便易行的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及相关代谢指标,未来推广试行将对该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相关研究发表在Cell子刊 Cell Reports Medicine杂志。

3. 团队建立了研究器官间对话调控免疫代谢稳态的技术体系和科研平台,破解了器官间的免疫代谢对话如何适应性响应感染应激的研究难题,鉴定了肌肉线粒体代谢产物及其调控器官对话的新功能,从而为研究种群的免疫代谢多态性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撑。攻克了肌肉为核心的能量供需系统如何适应性响应昼夜节律的研究难题,鉴定了肌肉分泌因子及其调控器官对话的新功能,从而为研究生物钟紊乱导致的各种代谢异常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解决了肌肉胆固醇代谢如何适应性响应营养饮食应激的科学问题,鉴定了肌肉脂滴调控能量代谢稳态并影响衰老、寿命的新功能,从而为研究各种营养/饮食因素导致的代谢紊乱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应用研究靶点。相关研究发表在Cell、Cell Metabolism、Aging CellCurrent Biology杂志。

4. 团队长期关注和研究人类重大疾病的免疫学相关科学问题,致力于研究致病机理,并开发相应治疗手段。在一型免疫反应相关疾病研究方面,科研成果主要是关于炎症性肠道疾病和COVID-19的致病机制研究。在二型免疫反应相关疾病研究方面,团队聚焦并系统性的研究了二型过敏性免疫反应关键细胞因子的稳定、活化、释放以及下游二型免疫细胞激活等生物学过程的详细分子机制,为过敏等二型免疫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Gastroenterology 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Immunology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PNAS等国际著名期刊。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钓台镇钓台街道交大创新港
邮编:710115
联系电话:029-8532 4199
联系邮箱:med_x2021@163.com

Copyright&copy202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新港MED-X研究院